隨手寫 October 17, 2025 at 荒誕現實

「為什麼名字可以當作一種咒語呢?」

「我想是因為人們無法理解本質,所以需要塑造一個外殼,才能進行評論、分析與假設,甚至是污衊。」


這幾天新聞都在討論黃國昌。對於他不願回應記者提問,我也覺得很民眾黨風格。畢竟民眾黨過去在派出吳欣盈擔任柯文哲副總統候選人時,大家曾針對雙重國籍爭議討論得沸沸揚揚。不同於郭台銘的副手賴佩霞直接出示喪失美國籍證書,吳欣盈選擇先不回應,表示「之後就會知道」,結果事後證明她確實符合資格。因此,媒體提出問題並不代表你一定要回答,刻意保持沈默總比事後被拆穿說謊好。

只是黃國昌的辯駁方式,過去一年因柯文哲與民眾黨政治獻金議題,人們也慢慢發現,那些他所說的「科幻小說」,似乎比他本人的辯詞還要可信。

 「真相比小說更加荒誕,因為虛構至少有一定的邏輯,而現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 馬克·吐溫


說到「科幻小說」這個詞,本身就像對真相施下咒語,把王子變成青蛙。魔咒總有一天會被破解,但至少可以延緩時間。黃國昌的技巧,就是用事實掩蓋真相。

在節目中,有記者討論黃國昌的常見回答方式:有人提出「反質詢」、「以問答問」,甚至有人觀察得非常精闢:「當黃國昌開始大聲時,他可能在說謊;而他緊張時,就會開始引用成語。」

我聽到時嚇了一跳,畢竟黃國昌的學經歷與從政經驗,理應能掩飾這個缺點。但我隨即想起:

「防禦的瞬間魔力感知竟然會中斷,這不是初級魔法使才會犯的錯嗎?」「人家本來就不擅長這個。」
—《葬送的芙莉蓮》


所以,當記者會中他說出「瞎子摸象」時,我不禁笑了,心想:真糟糕,之後每次都會留意這個小細節。

也因此,錄口供時常會要求回答「是」或「否」。但這真的能引出真相嗎?我想到一個例子:《馬太鞍溪堰塞湖》裡,傅崐萁問中央是否發布海嘯警報,讓人一愣:日本地震造成海嘯嗎?【政府可能用類似警報代替山洪警告嗎?可沒有明文規定。】後來才發現這是假議題,正確警報應該是紅色警戒。傅崐萁故意設計假議題,要求你從中選答案,讓人陷入「戰場」。因此,行政院長卓榮泰的反應正確:糾正題目後反問,「難道紅色警戒就不用處理?」

由此可見,單純問「是或否」無法逼出真相,因為詢問者也可能在誘導答案。


參考資料:
[國籍身分惹議 吳欣盈:已放棄美國籍12/5見真章 | 政治 | 中央社 CNA](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11300310.aspx)
[蕭美琴吳欣盈國籍遭疑 內政部:3組參選人都符合規定 | 政治 | 中央社 CNA](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12040139.aspx)
[賴佩霞取得喪失美國籍證書 郭台銘:攜手奮戰到最後 | 政治 | 中央社 CNA](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10190236.aspx)
[被王義川踢爆妻兒戶籍在「凱思負責人名下」 黃國昌:瞎子摸象太可笑了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36434)
[傅崐萁吼「海嘯警報發了嗎」 卓榮泰:撤離是地方政府執行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FALtClLtz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eO2EEYFrU

陳小泉

喜愛用文字說明自己眼中所見的一切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