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從溝通的「結構」切入,依序探討 意義、關係、內容、場景、傾聽與回應 等要素,指出語言並非單向傳遞,而是意義共構的過程。第二部則是思維工具篇,透過 邏輯、演繹、歸納、類比、溯因與辯證 六種推理方式,建構語言與思考的底層結構。
湯質認為,說話不只是「表達自己」,更是一種「生成現實」的能力。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而理解邏輯、掌握語境、練習傾聽,才能讓溝通從技巧層次提升至理性自覺的境界。最終目標,是成為能言善辯、兼具思辨深度與溝通智慧的人。
作者的 YouTube:《汤质看本质》 https://www.youtube.com/@kanbenzhi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from 糊塗小泉 On Air https://player.soundon.fm/p/049808b0-dda3-4073-9147-517f1cc6aaaa/episodes/02b6eae6-23cf-4655-8282-f44602c39c8e
Tags
主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