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濃度報告:從誤會開始,一路寫到太空

【摘要】

鉛筆不含鉛,起源於 16 世紀英國對石墨的誤認。直到法國化學家康德發明石墨與黏土混合的筆芯,才建立現代鉛筆濃度分類。從 HB 到 9B、9H,鉛筆依比例用途各異。台灣在 1970–90 年代曾為全球鉛筆製造重鎮。太空時代則因鉛筆的易燃與粉塵問題,最終由費雪太空筆取代。鉛筆既是工具,也是一種可錯、可改的溫柔態度。

關鍵字(6 個)

鉛筆濃度、石墨、康德、太空筆、台灣鉛筆工業、鉛筆歷史

 


 

鉛筆的故事,一開始就是一場烏龍。

不信你看——「鉛筆」這個詞,英文是 pencil,源自拉丁文 penicillus,原意是「小尾巴」,是古人用來沾墨寫字的細毛刷。中文的「鉛筆」則是照英文翻,清末出現的,但它根本就沒有含鉛。這就像有個人明明叫阿德,結果大家硬是從小叫他「小美」,叫到他都接受自己是小美了。

真正的主角,是石墨(graphite),一種黑亮亮的碳礦物。16 世紀,有英國農夫在風雨後的倒樹根部發現它,好寫、好擦,畫羊隻的記號一流。太好用了,以至於英國政府一度把它列為軍事機密,用士兵護送。這一誤會,一叫就是好幾百年,我們現在還在用「鉛筆」這個名字,就像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個冷笑話。

 

一根筆芯的化學比例人生

一直到 1795 年,法國化學家康德(Nicolas-Jacques Conté)才終於跳出誤會,用理工魂拯救世界。他把石墨和黏土混合後高溫燒製,做出不怕潮濕、也不會軟掉的筆芯。這個配方革命性地改變了鉛筆,也誕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濃度分級——從硬到軟、從淺到深,像是鉛筆界的 Pantone 色卡:

  • H 開頭的是硬派代表,像 6H、9H,筆芯乾脆俐落,適合工程繪圖;
  • B 開頭則是浪漫派,像 2B、6B、8B,濃黑軟滑,畫畫一流;
  • HB 是中庸派代表,寫字剛剛好,是鉛筆界的瑞士。

鉛筆的濃淡與軟硬,其實是根據石墨和黏土的混合比例來決定的。石墨多,筆芯就軟,寫起來濃;黏土多,筆芯就硬,寫起來淡。所以從最硬的 9H 到最軟的 9B,就是從「幾乎刮破紙」一路排到「像在塗眼線」。中間的 HB 就是剛剛好,不濃不淡、文書考試皆宜,像是一個被社會訓練得體面的中間人。

換句話說,鉛筆的濃度,不是優劣之分,而是不同情境下的完美選擇。

 

台灣製筆的黃金年代:削出一段工業史

我們來談談鉛筆和台灣的那段愛情故事。

在還會寫信、寄卡片、抄筆記的時代,台灣可是全球鉛筆重鎮。1971 年,華菱鉛筆成立,從家庭手工業走向龜山工業區,與日本三菱合資。接下來,「雄獅」、「長河」、「利百代」等品牌風靡一時,全世界每五支考試鉛筆中,就有一支是台灣製造。

工廠裡的品管阿姨一支支削筆、試寫、聞味道,像在煮湯一樣精準。因為她們知道,一支筆寫不好,可能毀掉一場會考。這種手感與堅持,不只是工藝,更是一種社會信任的基礎建設。

 

濃黑,卻不能帶上太空

當然,我們還是得聊聊那個大家最愛的八卦:太空人用什麼筆?

1960 年代,NASA 實驗室裡一群人對著鉛筆皺眉頭。雖然它不需要重力就能寫字,但問題來了:筆芯易斷、粉塵亂飄、木殼和石墨都能燃燒——在真空又高氧的艙內,這不叫「失火」,這叫「全艙起飛」。

於是,費雪先生(Paul C. Fisher)站出來,自掏腰包研發「太空筆」,一支能在零重力、高溫、低溫甚至水中寫字的筆。NASA 買單後,蘇聯也跟著用,打破了那個膾炙人口的冷戰都市傳說:什麼「美國人花幾百萬造筆,蘇聯人用鉛筆」,根本是笑話。

所以最終的關鍵不是「誰比較土法煉鋼」,而是「誰的筆不會把太空站炸掉」。

 

你上一次寫鉛筆字,是什麼時候?

說到底,鉛筆是一種可擦、可重來的工具。比起鍵盤打錯只能按「Delete」,鉛筆讓你記得人生是可以修正的。每次削鉛筆的「唰」聲,就像重新開始的音效。

你還記得那種感覺嗎?一筆一劃地寫,一橡皮擦的磨痕,一張紙的溫度。鉛筆教我們:可以錯、可以改,也可以重來。這不只是書寫工具,更像一種生存態度。



小知識

  1. 鉛筆其實不含鉛,筆芯是石墨與黏土的混合物。
  2. 鉛筆濃度從 9H(最硬)到 9B(最軟),越硬的筆芯含有越多黏土,越濃(越黑)的則是石墨含量越高。
  3. 太空筆由 Paul C. Fisher 發明,可在零重力與極端環境中書寫。


學習單

  1. 為什麼鉛筆被稱為「鉛」筆?這個名稱的歷史根源是什麼?
  2. 請舉出鉛筆濃度分級的三種用途與對應硬度。
  3. NASA 為什麼最終放棄使用鉛筆,而選擇費雪太空筆?


單字卡

  1. graphite /ˈɡræfaɪt/:石墨,一種黑色碳礦物,是鉛筆芯的主要材料。
  2. pencil /ˈpɛnsəl/:鉛筆,書寫工具,其實不含鉛。
  3. HB:鉛筆硬度等級的中間值,適合一般書寫。
  4. conductive /kənˈdʌktɪv/:導電的,2B 鉛筆能被光學讀卡機偵測就是因為導電性。
  5. flammable /ˈflæməbl/:易燃的,鉛筆的木殼與石墨在太空艙內極為危險。
  6. Conté, Nicolas-Jacques:康德,法國化學家,發明鉛筆芯的標準製法。


陳小泉

喜愛用文字說明自己眼中所見的一切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