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學時和朋友聊起歷史,當時腦袋裡面有個想法突然卡住,於是問起有到過大陸旅行的朋友。「記得我們都有背過中國的歷史朝代表,從夏商周秦漢三國開始順著念下來,不過我有個疑問,在大陸的歷史當中是怎麼描寫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呢?」答案其實不出意外,答案就是中華民國已經改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向來是由勝利者所撰寫,就算前朝尚未斷絕氣息,但是眼前的局勢屬於擁有最多勝算的那個人,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就從西元1949年開始寫起,那個屬於共產主義下的國家開始建立並且在日後逐漸向資本主義看齊的改革路程。而中華民國的歷史也繼續寫下去,便成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腳本,因此直到2009年的今日,我們仍然用「民國」當做年號,那個從西元1912年誕生的中華民國在台灣也達到了98歲年。 對於雙方的人們來說,我想彼此的瞭解就像是分隔在兩地的兄弟一樣,明明就是同一家人結果分隔太久,各自過著迥然不同的生活,經歷過的事情讓我們以為自己都是孤獨的,都是獨立咬牙熬過那段慘無人道的歲月。各自的政府都說明自己的理念是順天而行,「為了人民的福祉所作出的痛苦抉擇,為了能夠找回那些飄流在異端的家人,大家要為了現有的政府努力奮鬥,苦過去就是自己的。」雙方都是趕走舊有領導者而拿到統治權的政府,只不過一邊政府手上擁有鋤頭,另一邊的則幸運點拿到了黃金跟北京故宮搬來稀世珍寶。 在台灣有一句俗諺:「兄弟爬山各自努力」,而看在過去六十年走過的歷史痕跡,還真的是如此。雙方的領導在決策上都有失誤,在中國歷經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同時,台灣則是在等著長達38年的戒嚴以及白色恐怖有結束的一天。看著由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見龍卸甲,雖然與歷史有諸多的出入並且在人物的描寫方面也不太妥,但是看到其中有一幕我倒是印象深刻,那就是那個時代的人民將家當打包揹在身上與所屬的君主一同遷徙的畫面。人們始終都是戰爭之下的受害者,也總是在默默接受政府決策的結果,而心中的願望卻都是想要能夠得到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家園,讓政府成為一個屏障為其遮風避雨,而非三不五時就準備更換的臨時避難屋。 在兩岸分隔六十週年的前夕,在中國的那端正在加緊排演明日盛大的活動,而台商也在那塊未曾成長過的故鄉繼續打拼著,多少台灣學子坐在大陸的土地上為自己的身分而意會地笑了出來。在台灣,那些早期利用偷渡來台打工的大陸人,來台多年而落地生根的大陸配偶們正在哄著小孩入睡;想著還有哪邊可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