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記得當時 OpenAI 開放 API 沒多久,我的 Twitter 突然充滿了自稱要創業的 AI 專家。在那之前,他們討論的話題大概還是虛擬貨幣,然後變成 NFT,再來是卡片筆記和數位花園,現在則像是抓到風口的被埋沒創業家,又重新出發了。
這件事其實還蠻有趣的。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結束後,公司開始重新檢視實際人力需求,許多投入的資源成了沉沒成本;另一方面,中國整體經濟環境不好,大家不得不面對現實與各種項目壓力。
那陣子很多人的劇本都差不多:我推出了某某產品,賺了多少錢,然後接著說「以下是我的做法,歡迎追蹤分享」,再繼續做下一個產品。
但我不確定他們是真的想分享成功的方法,還是只是想表現得自己很厲害。畢竟「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句話,在華人世界可是藏招的名言。
最近公開說自己用 AI 做了什麼新玩意兒的人少了很多。也許是大公司透過開放機制,把大量免費創意都收割完了;也可能大家發現 AI 像是種興奮劑,如果你沒有繼續用它學習,只是不斷地靠它輸出,有一天也可能會被榨乾。
那些曾經滿腔熱血、充滿夢想的人們安靜下來了。也許等下一顆彗星劃過天際,他們又會再次出現。
只是這時我又想起那位小姐的話,還有那句經典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或是「我想環遊世界、蒐集寶可夢」。那些在某個瞬間覺得「就是現在了!」然後毫不猶豫出發的人們,身上是真的有光的。
Tags
起念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