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歸根

在眷村時期的鄰居幸爺爺,前幾天從大陸回到台灣後身體不適,住院幾天後離開人世。

記得小時候,眷村家家戶戶中間的隔牆並不高,哪家在打小孩的聲音是清清楚楚,孩子的淒厲對於其他家的小孩是有部分的威嚇作用,大家也不太會去管別人家怎麼樣管教小孩。甚至看綜藝節目聽到藝人談起被打的情景,說當時甚至鄰居會在旁邊冷言冷語:「唷,別打了,都快打死人囉。」

幸爺爺官拜校級軍官,儘管退役但在鄰居間說話總是特別有份量,也因為對我們家非常照顧,因此家母總是聽得進他的勸。每當我犯了錯事被拿著衣架子打屁股手心時,大概喊個十分鐘,幸爺爺總是會從隔壁發聲要我媽收手。因此儘管家法已經祭出,卻鮮少看到把還是小孩子的我打得很慘,幸爺爺就是個救星的角色。

等到眷村改建,全村遷移到目前居住的社區,幸爺爺不再住在我們家隔壁,而是隔了幾棟大樓的其他區域,見面的機會相對減少。但我總記得,每當我要考高中、大學,我總會過去跟幸爺爺聊天,關心的話語就是那幾句,而關心之情我能夠了解。

去年聽說幸爺爺回到大陸去了,對於從抗戰後就來到台灣的老兵而言,從解嚴開放兩岸探親之後,多少都會有回去大陸看看。而這一趟回去大陸,似乎不是回去探親,而是準備要去長期居住。離開了故鄉那麼多年,再回去已經不是因為思鄉之情,而是在台灣的生活費實在高居不下,而照顧年邁行動不方便的幸婆婆,幸爺爺準備收拾住了幾十年的台灣的房子,就這樣回去大陸定居。

前幾個禮拜才聽說幸爺爺要回來台灣辦事情,辦完應該就算是正式把台灣的事情處理完,誰知回來之後身體感覺不太舒服,咳嗽不止住進了醫院,就這樣離開了。

聽到消息的我,腦袋裡面浮現了一句話,「落葉歸根」。

以前政客在撥弄台灣人民的族群對立時,老愛將外省人的行為加以放大過度解釋,認為大家來台灣生活的確是迫於無奈,但等到開放之後大家就準備把錢財收收回去大陸享清福。對於這樣的說法,我一直不以為然,大部分第一代外省人的狀況基本上都一樣,但要沒有經歷過那一切的人去理解這些故事,實在不容易。

試著想想看,正值青年時期的你跟家人說你要去當兵打仗,過了些日子就會回來。結果這場仗打得比自己想像地還久,狀況比當初預估的還不樂觀,節節敗退的國軍最後不只離開了大陸,還退守到了台灣。礙於規定,你不能向還在大陸的家人回報你的狀況,而對岸的親友知道你的狀況也未必是件好事。

等到開放探親,大家能夠回到故鄉看看時,這時才了解在古詩中描寫一切皆非過去的詞彙,原來要理解,會是多麼地痛苦。

我常在想,那片孕育了第一代外省人的大陸土地跟住了那麼多年的台灣,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故鄉。當年人們面對環境的變遷,大家選擇了「落葉生根」,因為時局的動盪有些人讓自己的孩子飄到國外去「開枝散葉」,自己卻留在臺灣繼續打拼,等到一切看來似乎都安定下來時,卻已經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因為不知不覺自己已經在這塊土地扎根,想離開似乎都不行。

聽說人在離開人世前,都會回到故鄉。我原以為幸爺爺回到了大陸老家,可能就會在那安享天年等待時候到來。到頭來,這片台灣土地反倒成為他生命中的真正故鄉了。

感謝您,謝謝您,幸爺爺。

小泉

喜愛用文字說明自己眼中所見的一切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