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書櫃上只有一本書

桌腳下的小書櫃

我家的書櫃

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們家中一定會有個角落是個書櫃。不管書櫃當中的書幾年才會有一次出來露臉的機會,甚至弄個紙箱加上幾包除濕、防霉、抗蟲的藥劑會來得實際多。但為了表示對於讀書這檔事情的尊重,家母還是會很堅持地弄出一個櫃子。從最早期的四層式有玻璃窗的木頭櫃,到新家量身訂做兩公尺高的貼牆書櫃,甚至在衣櫥及書桌底下都留有書櫃的位置。可能在我媽眼中,書櫃跟神桌都是家中不可缺乏的擺設,不只是個物件,而是一種精神的表現。

【關於四層式有玻璃窗的木頭櫃的故事】

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時,受到強力的震動搖晃,沒有被固定在牆壁的它倒在我的床鋪旁邊,玻璃四射,我也因此掛彩。

掛彩並非發生在當下,而是在八個小時後。當我要把裝有碎玻璃的垃圾袋拿去倒時,被穿破的碎片給刮傷,該來的還是躲不掉。



我家收藏書本最小的群組單位應該就是書桌底下的小櫃子,當初負責裝潢的李叔叔為正在讀書的我在右側的抽屜下留了有小拉門的書櫃,空間不大卻很實用。收藏的書籍從國中愛看的推理小說、邏輯思考類型的書籍,慢慢添加像是傳記類型的小說,當然也有佔了最大空間的電腦工具書在裡頭。幾年前開始將擁有的書目歸檔時,才發現在這個小空間當中,竟然擠了近兩百本的書籍在裡頭,密度大概僅比躲在漁船偷渡到台灣的非法移民要小一些。


雜誌這種東西啊

書櫃上面的書籍大致上就是文學、工具書、雜誌類居多,其中以雜誌被認為最沒必要卻也不知該如何處理。

雜誌比起報紙來說,資訊是有被整理歸納一些,裡面的文章可以被視為具有主題性,但因為內容五花八門,文章彼此的關聯性僅在於編輯跟緣份二者;然而雜誌天生的詛咒就是當中的時效性,除非是以傳授知識為內容的雜誌,例如空中英語、還有.....(這絕非置入性廣告,純粹我的腦袋想像力薄弱,真的!),不然過了幾年,內容不但成為過去式,甚至因為時勢改變而顯得荒誕漏洞百出,所幸西方中世紀出的科學雜誌並不多。

因此我們家對於雜誌的處理態度就沒有像對待書籍那麼尊重,他的擺放方式僅比報紙要有尊嚴一些,就是在客廳茶几上頭依照期數互相交疊在一起。各期封面人物臉貼著臉,彼此都在等待抽身離開這場令人尷尬的會面。有些雜誌被認為有價值,會被我擺在床頭櫃,等待某個睡不著的夜晚拿出來看(彈簧床旁邊剛好擺著櫃子,絕非是我有一套舒服的床組)。

其實,很多時候我會看著擺在書櫃上、茶几旁、置物櫃中或抽屜裡的書籍,想著為什麼我要花那麼多空間來擺放一堆我可能會用到,卻有更多機會一輩子沒用到的書籍呢?或許我的書櫃就像是雜誌的內容一般,彼此的關聯性僅在於我當下的興致所產生的緣份,事實上能不能有系統地運用這些書籍,是否每本書的擺放跟知識都能被充分發揮,這就不是買書時所在乎的。


電子書的定位

昨天在週會中主講人 Kilo 為我們介紹他用行銷的角度來看電子書的發展,會議中留了許多給聽眾自我思考詮釋的題目,例如電子書是什麼?誰會需要電子書?如果你對知識管理有些心得,或許你會跟我一樣,對於電子書有些許的期待。

每次的資訊傳遞方式改進都是一場革命,心法傳授、吟唱詩人、印刷術、廣播、電視,知識的傳遞必須要仰賴媒介。往往媒介是個傳遞的管道,本身並不具有傳遞以外的價值,傳遞訊息的藝人、沒插電的收音機、忘了繳第四台費用的電視都是這類。除了能夠產生知識的人腦外,書本大概就是另外一個內容與媒介密不可分的形體,自己即是媒介,自己也是知識。因此雖然在網際網路發展近二十年,不斷有人自稱自己要取代書籍,卻沒有一個可以徹底把它取代掉,就是因為書籍是個獨立存在的個體。

書籍目前佔據在知識傳遞的地位,大約就是最終端的位置;如同人類霸佔在生物圈的最頂層,所有食物(資訊)轉化為能量(知識)在各種生物間(媒介)轉移(傳遞),最後所處於的狀態就是本身,而唯一能夠同時幹掉兩者的就只剩下細菌。以目前的技術跟習慣來說,嗯,人類短時間不太會被機器人取代,書籍也不太會被電子書幹掉;但機器人可以在人類不能(或不想)出現的場合幫忙,例如充滿放射性物質的核電廠廢墟,而電子書也能輔助書籍的不便性,例如出現在你的口袋或者是精緻的皮包內。

書籍之所以很難被轉換為下個形式,就在於轉製的困難度。儘管印刷術演變至今,每印一本書就是需要開版印刷,早期更是要一個字一個字雕刻出鉛字,再逐一對照內容順序將鉛字塞到印刷的版面。轉換形式所需付出的代價太高,所換得的價值又似乎沒那麼高時,那就沒必要改變目前的習慣。

要將紙本書籍數位化,需要的有如掃描機、OCR 文字辨識軟體、具有一定水準和細心的打字、校對人員,如果需要將內容從舊書變成容易閱讀的版面,又需要好的排版人員。每個細節都需要投注研發、蒐集、培訓、量化的過程,但除非是有意投入數位化市場的人,不然很少有人可以同時具備這些必要環節,畢竟必要性不大。而且一本印刷裝訂不到百元的書籍,雖然成品可以不斷地被複製販售,但成本比實體書印刷要貴上幾倍;在數位市場未成熟的今天,書籍數位化是個有閒錢才會去做的事情,或者有意保存書籍的圖書館也有可能。

但經濟上談到兩件重要的觀念,一個是技術的進步,另外一個是規模經濟。科技有進步的空間,硬體有一天也會變得便宜、軟體也會變得聰明,實體書轉成數位書籍花在轉換上的成本是越來越低;人雖然不太有長進,校稿還是會亂七八糟,機器變快人反而會跟不上,整體時間上可能不會省太多。但人類有個優點,就是適應力可圈可點,現在看來沒發展的數位市場,有天應該會像 Facebook 一樣,突然有一天就會被接受,只是電子書流行時 Facebook 還在不在。


知的渴望

是人就會有慾望,有些人是追求感官上的刺激,有人則是精神上。對於全知的渴望,可能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當然人不可能像神一般,因為我們無法看穿別人在想什麼,但我們卻能看到別人在網路上作些什麼。 Google 做到許多人夢想卻做不到的事情,他搜尋全世界的網路內容,將內容摘要存入自己的資料庫當中不斷地擴充。如果文字可以代表寫出它的人,那麼最了解你的人除了自己、家人,那大概就是 Google 大神。

從全世界拉回到個人,從數位回到實體,我們擁有書籍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接近「神」的境界。倒也不是在說神話或宗教,而是對於全知的描述,能夠完全擁有和自由支配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將它拿出來應用,這就是我們對於書籍的期望,或更精確一點,是對於自己的期望。這也就是「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的白話,我們渴望得到更大的權力。

要擁有力量付出的成本是什麼,某處森林的幾棵大樹、伐木工人的血汗、運送的費用、造紙工廠、水資源、編輯人員、電力、倉儲費用等等,最後加上在你我家中約一坪大的書櫃空間。雖然對你我來說,擁有一本書籍只是兩三百元的成本,但背後對於整體環境所付出的似乎多到無法想像。雖然知識無價,但對你我來說,或許未來會有個方式可以讓我們用更便宜、更環保、更容易保存的方式擁有,電子書的存在也許就可以達到這點,雖然這個夢想已經被傳唱多年,但還是真的有可能。


Carl_Spitzweg_Bookworm

或許,哪天我們很難再看見 Carl Spitzweg 畫中的場景:高大的書櫃、堆滿的書籍,爬著梯子上去左擁右抱的書蟲。但這也許是個回到閱讀的本質的契機,除非你是真的喜歡書的質感、翻動時候所發散的油墨香,雷射印表機瘋狂印論文時所發散出來的碳粉跟熱氣。不然,獲取知識跟管理知識,只要有成本更低更容易取得的替代品出現,書是不是紙做的就沒有那麼大的關係,就算書櫃只有一本電子閱讀器似乎也無所謂了。

小泉

喜愛用文字說明自己眼中所見的一切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