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Flickr當年,小泉初用

Flickr
今早閱讀了一篇關於相片網站Flickr的文章,提到最近Flickr將LOGO換成另外一個款式,被網友批實在太醜。談到一個相片的網站,大概沒有人做到能夠擁有那麼多支持的擁護者。如同Google使用者介面簡潔的堅持,對於Flickr的改變也有許多人會有意見,因此改版時Flickr還要詢問使用者對於新版本感覺如何呢?

早年在台灣,相簿的服務屬於入口網站的服務之一,舉凡當時還未被Yahoo!併購的奇摩、蕃薯藤與PChome都有提供如此的服務。當時的服務其實就很簡單,在相簿的首頁列出人氣較優的公開相簿,至於私人的相簿給予權限管制不公開於網路上。在服務推出時原意就是讓大家將照片傳到網路上,讓你在網路上也可以分享個人的相簿。在社群尚屬於封閉狀態時,其實每個相簿之間的互動就是單純靠分享網址來聯繫,沒有所謂的好友制度出現,因此相簿服務擴張程度有限。

那年還會有熱門相簿,根據人類天生的驅使力,當年擺放煽情圖片的相簿往往獲得較高的評價,真是一個開放的年代。老實說,那年的網路相簿還真的沒什麼好玩的,每次閱讀相簿就像是層層的移動,沒有使用網路時可以隨意跳躍的有趣感。尋找相簿就好像在翻閱索引目錄一樣,「標籤」的概念在當時還不算流行,因此你可能可以看到同類型或同個關鍵字的照片。想想,標籤給人的是一種直覺式的評價方式,因此在搜尋時使用標籤可能會讓人搜尋到同樣認知的資料;相較之下,關鍵字像是公認的索引,你所立下的關鍵字往往都會非常廣義,搜尋準確度相對就會減低。

感謝後期無名小站的誕生,為了能夠看到許多美女的照片而創立的相簿服務網站,在台灣的Web 2.0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許多新觀念都是無名小站當時引薦給網友們認識,像是部落格就是個很重要的轉折點,這也就是為什麼今日無名小站仍有許多使用者的緣故。將社群的概念引進無名小站當中,使用者可以互相加入為好友,彼此可以互相連結相簿及其他服務。至今利用交友網路,你可以在每個人之間任意跳躍尋找好友的好友的好友。相簿仍然有公開與不公開的功能,甚至可以成為一個自我表現的舞台,網路相簿就像是個人的宣傳照一般,為一些上相的使用者提供了類似Show Girl、明星的機會。

Flickr剛出現的時候,註冊完成的我還有些害怕,因為我感覺這是一個相當專業性的相簿。每當你進入Flickr頁面時,在首頁就會隨機出現一張網友拍攝的照片,每張拍攝出來的程度讓我不禁讚嘆這是多麼漂亮啊!因為我當時正著迷網頁設計,我只是想找一個可以擺放網頁素材的空間,當你拿著小小一個Gif動態圖檔面對著由單眼相機拍攝出的優質相片,那一幕還真是有些滑稽。

Flickr網站設計相當簡潔,沒有華麗的佈景主題,就是純白色的一個展示頁面,你的每張照片就一張張放在你的面前,底下還都附註它們的名稱與拍攝時間還有多少人觀賞。點進照片時,你還可以在照片上面(真的是上面)添加你的註解,像是選取相片中的一個人物並且為他添加姓名,這樣當網友在瀏覽時就可以將滑鼠移到上頭,就會跑出你所設下的註解。這樣的瀏覽方式為Web 2.0互動時代鳴槍,AJAX的技術不久之後在網路上幾乎都可以看得到。但Flickr的特色依舊沒有被消損,因為大家愛上的是他對於照片的處理,觀看相片可以很輕鬆自在地縮放圖片、利用標籤雲來尋找最熱門的標籤所包含的照片,將自己喜歡的照片放入照片集當中。這些都是Flickr的功能,也是我用了多款相簿之後停留在此的原因,它的服務實在太討人喜歡了。


Flickr-Yahoo

回到一開始討論的話題,2005年Yahoo!併購了Flickr,在台灣在地部分以無名小站繼續提供服務,因此Yahoo!在台灣的相簿服務中擁有頗大的佔有率。我原本以為像Flickr這樣的網站應該會與Googlek合作,可能是單純偏好兩者帶給我的感受,認為這樣好用的服務應該很配,但是最後基於商業考量最後由Yahoo!併購。併購的三年內Flickr依然維持原有的服務,開放使用Yahoo! ID來登入網站,而LOGO直到2009年的現在才添加上Yahoo!的字樣,對Yahoo!來說這也算是忍耐多年後要求的正名吧!



Flickr-Google

只是沒有想到Yahoo!的正名動作才開始,馬上就有人批評太醜。我看了之後也感覺,有如在Flickr後頭拖著一個惹人厭的贊助廠商名稱一樣,或許是因為與我當初預期會與Google結合違背的心理作用吧!但如果換成這個圖案,我可不知道大家會怎麼想囉!(笑)

小泉

喜愛用文字說明自己眼中所見的一切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