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分類盒誕生

發票排排站


有件事情每兩個月你需要做一次,而且每次做完你都會感覺生不如死。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期待了兩個月的時間卻一無所獲,另一則是感覺自己白白當了稽核員快一個小時的時間,卻連天殺的基本時薪都沒有拿到,請問你猜得出來這是什麼事情嗎?那就是該死的對發票。

其實對發票可以很快,特獎和頭獎各三組,發票結尾最後的數字最多就只有六種。意思說你如果事先按照尾數將發票分類完成,那麼事前就可以淘汰百分之四十不會中獎的發票,只要從另外百分之六十中核對。通常我這個動作會擺在對完上期發票後來做,例如七月份公布五至六月份對獎號碼,我就會同時整理本月份的發票,依據上頭所說的各個尾數用迴紋針分成十小疊。等累積到兩個月份發票後,就可以把這十小疊捆起來,等著下次的開獎時間就好。

「要如何分類十份發票呢?」每當我看到散在皮夾裡、地板上、空中飄的發票時都會這麼問自己。通常我會隨機拿出一張發票,假設結尾數字是「9」,那麼我就會看看還能不能找到另外一張同樣尾數的發票,然後歸類成一堆,再用個迴紋針夾起來。接著繼續尋找下一張發票,然後尋找到在桌上亂成一團卻被分類過的發票堆,還祈禱自己不要重複弄出尾數是「9」的發票堆,光想到這點我的頭皮就發麻。

為了避免自己重複弄出同樣的發票堆,最好的方法就是方法就是在你眼前攤成一排,這樣你就只需要抽出下一張發票,再放到指定的發票堆就好,但這個方法在夏天往往不管用。「什麼,世界上竟然有分類法還分季節使用。」沒錯,因為夏天時家家戶戶要消暑的最好方法就是吹電風扇,你的發票還沒累積到足夠的重量,電扇的風一吹來就要上演「輕羅小扇撲流螢」的美妙戲碼,還要加上傳統戲劇芭樂到不行的台詞:「嘿嘿,別跑。」「哈哈,來追我啊~」一想到這裡又讓我頭痛了起來。


發票分類盒

方法是有的,就是利用第一張照片中的紙盒,其實你隨便找個瓦楞紙板都行,就是中間有蜂巢狀空隙的紙板就可以解決,接著再準備要分類十堆發票所需要的十個迴紋針就算是準備完畢。首先在瓦楞紙上割出十個垂直的切口,長度略小於迴紋針的寬度,因為待會要讓迴紋針緊密卡在其中。由於我的紙盒較小,所以切口彼此的間隙留得不大;如果你的情況允許倒是可以考慮留寬一點,這樣會比較好使用。

眼尖的人會發現我在切口下貼了段膠帶,還在上頭寫上了數字,但其實這兩者並沒有直接必然的關係,純粹因為我使用的隱形膠帶可以寫字,不然你寫在紙盒上也有同樣的意思,告訴你該把幾號的發票對上指定的迴紋針切口。膠帶還有個好處,就是當你把迴紋針插入切口時能夠發揮緊實的功效,不會將切口擠壞使得迴紋針掉出。


發票分類盒

嘿,就是這個樣子,依據發票的尾數號碼塞入指定的迴紋針,這樣就能做到分類又不需要佔很大的排放空間。後來我仔細去問自己,這個靈感究竟是從哪裡來到的時候(不像某些歌手、廣告公司會主張原創未參考任何作品),這才想到這是一般自助餐店經常可以看到的小東西,就是夾免洗筷塑膠袋的鐵夾子,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塑膠袋可以集體收集及避免亂飛,我等於是縮小並且大量複製的版本。


發票分類盒原理

我又問自己一個可能發生的問題:「理論上每插入一張發票就會把迴紋針往紙盒推一點,為什麼實際上卻很少見到這個狀況。」我推斷之後畫出個示意圖。

迴紋針與厚紙板的位置:插入迴紋針的紙板會因為發票堆產生的張力,瓦楞紙板同樣會反作用力(忘了畫),使得迴紋針位置不動。

迴紋針與發票堆的摩擦力:逐漸增加的發票數量產生足夠的張力,迴紋針反作用力,彼此加強與迴紋針之間的摩擦力。

發票堆與瓦楞紙板的支撐力:發票堆本身會越來越厚,側面形成足夠的面積和瓦楞紙板支撐的力,我撐為向上推力(圖片中的發票畫得太深入瓦楞紙板)。

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新發票插入迴紋針當中時,迴紋針會聞風不動地一直立在那邊,在張力允許的狀況下持續插入發票(向下推力)得到的結果就是會越來越穩定,感覺好像挺不錯的。


發票分類盒

當你將所有的發票都分類完後,就可以從發票的底部連同迴紋針一起拔出,你只需要稍微地將原本迴紋針安裝在瓦楞紙上保留的部分固定進發票堆中就算完成。用這套方法比起過去逐一分類發票要有趣許多,重點是快速不佔位置,而且用家中的材料隨手可以完成。


小泉

喜愛用文字說明自己眼中所見的一切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