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當官吧

蘇貞昌:「將中正紀念堂的圍牆拆掉,一想到那個視野,就感覺心情暢快!」

九十六年度,政府行政效率積極運作的一年。2月6日,國防部部長李傑說出:「誰執政聽誰的」的驚人之語後,迅速地將先總統 蔣公的銅像撤離軍方。2月11日,中華郵政突然想要改名為台灣郵政,短短兩天之內馬上正名成功,可稱得上是行政效率最快的官方持股(交通部)的民營組織。前線陸續傳回捷報,教育部長杜正勝也不惶多讓,馬上提出對於成績水準較低的20%學校,提供課後輔導;並且預計十二年國教在民國九十八年實施。


「未來明星高中將變成菁英高中。」 -- 教育部 2007/ 3/ 1
「根本沒有菁英高中職一詞。」-- 教育部 2007/ 3/2


想起當年建中校長吳武雄不顧台下學生興致缺缺的反應, 一人在講台上大談憂建中轉型為社區高中的問題,表示已經積極力挽狂瀾挽救這個未來。2007年的3月2日,我得到兩個結論:一、吳武雄還挺有遠見;二、在杜正勝的超凡邏輯前,最後也只剩下一張嘴。

Q. 明星高中變成社區高中的好處是...?

Ans.
  • 教育普及化,恩。
  • 貧窮的人也可以上明星高中,恩。
  • 切開蘋果卻發現裡面是橘子,啥?

「一流的學生,二流的師資,三流的設備。」,是建中不變的真理,但是開放社區學校之後,學生不再優秀(至少優劣百分比會變動),年長的老師趕緊辦退休(好處是,說不定有漂亮年輕的新女老師)。我先請問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進明星高中,家長願不願意去搬到附近的學區,但貧窮的人搬得進去嗎?大家一窩風衝進中正區,造成房價大漲,連學費都負擔不起的家庭又豈能搬家。

為甚麼會有聯考?就是因為每個人的智慧不同,因此用考試制度來篩選,達到選賢與能;最好的例子就是證照制度與全民英檢。如今篩選標準不再,說是這樣才會公平,那麼為甚麼不把證照制度拿掉,有甚麼權利要求學生都要通過全民英檢。在書本面前,沒有人有高低之分。卻在教育部的政策之下,讓書本有了優劣,讓富裕與貧窮的階級變得更難跨越。


「未來舉行公聽會時,我們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周韞維 ,北一女校長(94學年度接任)

聽到這句話,我不禁笑了出來。因為在歷史課本應不應該保留南京大屠殺與中國歷史部份,與去年文言文佔國文課本的比例方面,從來不缺少專業的教授。再次提出,「在杜正勝的超凡邏輯前」,所有的專業意見都會消音,更何況只是幾個教育部底下的機關。



有人說在建造之前,必須要破壞。問題是,為甚麼我看到的都只有破壞的部份,卻沒有看到成果。無論是蘇貞昌、杜正勝、李傑,他們講的話是否正確,可能都要用時間去証明。可惜我們在之前的建構式數學當中,就見到了甚麼是證明之後的結果。在九年一貫的制度底下,教育部長使用了一貫的教材。教材與老師的教學經驗出現衝突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那部份的教材刪除。由於建構式數學不適用台灣,出現了一群算術白痴。為了讓大家不要發現這群果人的存在,所以把公正的測定機器,「聯考」,給拆除了。

老一輩勸我們多讀書,要有能力去明辨是非。為甚麼當我可以看到是非之時,才注意到那些滿嘴仁義道德、正義公平的傢伙,其實根本都在說謊呢?新聞的熱度不過幾天,到時候大家又會忘記。圍牆拆了又如何、考不考試又如何,只要今日講出口,只要等到輿論平息後又可以順利執行。我們不可以人廢言,因為杜正勝也有不錯的想法,像是幫助弱勢族群。只是他的過錯根本無法用將功贖罪來彌補。

這幾年我發現一點,就是每個人的身份都是一種加權,而不是依照個人才智加權。根本沒有人管你會作多少事,你的能力又是如何,是否公平正義。人們都喜歡攀榮附貴,自然就會聽你的。未來真想改變社會,我們還是立定一個目標給孩子,就是叫他們去當官。不然他們的聲音將會淹沒在無能者的支持者底下,永遠聽不到聲音。

小泉

喜愛用文字說明自己眼中所見的一切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